简述教学过程的四要素

网上有关“简述教学过程的四要素”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简述教学过程的四要素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教学过程有四个最基本的要素,这就是教师、学生、教材、方法。

这四个要素的相互配合,构成了六种关系,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教师与方法的关系、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学生与方法的关系、教材与方法的关系。其中,师生关系是一条主线。图示如下:

什么是语文教学四要素

教师是结构教学中的核心。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改变教学方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作为教学结构的要素由原来的“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改变为“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四要素,足见教学媒体在教学中巨大作用,以及其应用于教学的巨大前景和发展空间。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启动、发展、变化和结束在时间上连续展开的程序结构。人们对教学过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教学过程不仅是认识过程,也是心理活动过程、社会化过程。因此,教学过程是认识过程、心理过程、社会化过程的复合整体。

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争辩能力”等,这些写法都是不规范的,因为目标行为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2.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如有位教师在写《海燕》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时,写了“培养学生革命的大无畏精神;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这种写法不仅主体不对,而且也无法评价“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和“学生的写作技巧”到底“进步”了多少.

3.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如“根据地图,指出我国的首都北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的道理.”或“在10分钟内,学生能完成15道简单计算题.”

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就提供的某一道应用题学生至少能写出3种解题方案”“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学生至少能记住4个单词”等.目标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理想).

关于“简述教学过程的四要素”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佐恋的头像
    佐恋 2025年11月18日

    我是亚体号的签约作者“佐恋”

  • 佐恋
    佐恋 2025年11月1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简述教学过程的四要素”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简述教学过程的四要素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教学过程有...

  • 佐恋
    用户111802 2025年11月18日

    文章不错《简述教学过程的四要素》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亚体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