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生物入侵的中国情势”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生物入侵的中国情势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已有400多种外来物种“全面”入侵中国,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有威胁的外来生物中,入侵中国的物种有50余种,其中11种主要外来生物每年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70亿元。
中国已成为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10年来,新入侵中国的外来生物至少有20余种,平均每年新增约2种,外来生物入侵呈现出传入数量增多、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发生危害加剧、经济损失加重的趋势。
中国已知的外来入侵物种至少包括300种入侵植物,40种入侵动物,11种入侵微生物。其中水葫芦、水花生、紫茎泽兰、大米草、薇甘菊等8种入侵植物给农林业带来了严重危害,而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则有14种,包括美国白蛾、松材线虫、马铃薯甲虫、牛蛙等。
中国最具危险性的20种外来入侵物种及其分布与危害: 物种 分布 寄主植物/危害 烟粉虱(B型与Q型) 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等 蔬菜、花卉、烟草和棉花等600多种 稻水象甲 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北京等 水稻 苹果蠹蛾 新疆、甘肃 苹果、沙果、库尔勒香梨、桃、梨等 马铃薯甲虫 新疆 马铃薯、番茄、茄子、辣椒、烟草、龙葵 桔小实蝇 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 水果、蔬菜等250多种 松突圆蚧 台湾、香港、澳门、广东、福建、广西 松属树种 椰心叶甲 海南、云南、广东、广西、台湾、香港 棕榈科植物 红脂大小蠹 山西、河北、河南、陕西 油松、华山松、白皮松 红火蚁 台湾、广东、广西、福建、香港、澳门 叮咬村民,危害公共设施 克氏原螯虾 除西藏、青海、内蒙古外的20多个省、市、自治区 危害土著种,毁坏堤坝等 松材线虫 云南、四川、广东、广西、贵州、福建 松属树种 香蕉穿孔线虫 曾在福建、广东发现,但已将疫情扑灭 经济、观赏植物等350种以上 福寿螺 海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 危害稻田、农田,传播人类疾病 紫茎泽兰 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 危害农、林、畜牧业,使生态系统单一化 普通豚草 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福建等 破坏农业生产,影响生态平衡、人类健康 水葫芦 浙江、福建、台湾、云南、广东、广西等 堵塞河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单一成片,降低生物多样性 空心莲子草 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福建等 堵塞河道,影响排涝泄洪,降低作物产量,传播家畜疾病 互花米草 除海南、台湾外的全部沿海省份 破坏海洋生态系统、水产养殖 薇甘菊 广东、云南、海南、香港、澳门 危害天然次生林、人工林等 加拿大一枝黄花 河南、辽宁、四川、重庆、湖南等 使物种单一化,侵入农田,影响植被的自然恢复过程 这些外来入侵生物,已然成为中国农业、林业、牧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头号敌人。
一方面它给中国农业、林业、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估算,仅几种主要外来入侵种每年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多达500亿元人民币。
另一方面,它使得中国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任务更加艰巨。据调查,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公布的100种破坏力最强的外来入侵物种中,约有一半侵入了中国。与此相一致的是在《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有156个均在中国。因此,维护生物多样性,全力抵御外来物种的入侵的工作已刻不容缓。
到2013年入侵中国的外来生物已经确认有544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达100多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入侵中国的就有50余种。
近10年来,中国相继发现了西花蓟马、Q型烟粉虱、三叶草斑潜蝇等20余种世界危险性与暴发性物种的入侵,平均每年增加1至2种。此外,中国潜在入侵物种截获频次急剧增加,危险性外来物种频临国门。中国入侵生物种类多,生物入侵涉及面广。中国34个省(区、市)均有入侵生物发生和危害,涉及农田、森林、水域、湿地、草地、岛屿、城市居民区等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其中农业生态系统最为严重。 目前来看,中国尚没有制定一部专门的外来物种管理法规,更没有建立外来物种引进的风险评估机制、综合治理机制及跟踪监测机制,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工作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立法分散,可操作性不强
目前与外来物种防治相关的法律规定主要散见于《海洋保护法》、《农业法》、《渔业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法律法规之中,不仅过于分散,不成体系,而且其规定过于原则,针对性和操作性均不强。
如《环保法》虽然涉及到了环境生物的保护,但却并未明确提出外来物入侵及其防治的问题。又如,经修订并于2003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农业法》在64条第一款中加入“从境外引进生物物种资源应当依法进行登记或审批,并采取相应安全控制措施”,但时至今日,中国却没有建立相应的外来物种档案分类管理制度及定期调查的跟踪监测制度,如何进行“安全控制”?
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
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机构,涉及的部门包括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林业部等。由于受各自职责所限,在外来物种入侵前的防范及入侵后的应对工作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脱节。令人痛心的是,一些本来可以被拒之门外的入侵种或可以在入侵初期被彻底根治的入侵种,却由于管理体制的问题,最终肆意扩散和猖獗蔓延,而管理部门也错失了一次又一次预防和扼制其生长繁殖的大好时机。相关规定仍显单薄,多项法律制度仍需建立或进一步完善。
长期以来,中国外来物种防治的内容都仅仅集中在对病虫害及疫种的检疫上,对于风险评估制度、跟踪监测制度及综合治理制度都鲜有涉及;对于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目标、程序、手段等也均未涉及。
水葫芦学名:凤眼莲。水葫芦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叶色翠绿偏深。叶全缘,光滑有质感。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是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在生长适宜区,常由于过度繁殖,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销毁难,难以毁根。是一种具有双面性的生物,不宜大面积种植。
1901年,凤眼莲被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被作为猪饲料推广,凤眼莲主要在中国南方分布,由于北方河流有冻结期,凤眼莲无法在自然状态下越冬生存。凤眼莲对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蛮的封锁策略,挡住阳光,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死亡。在南方凤眼莲已经泛滥成灾,比如2000年初的珠江水系已经遍布水葫芦。
水葫芦的繁殖能力极其旺盛,一旦有适合它生长的环境,它便快速生长,并成为当地的优势物种,抑制或影响其他物种的生长,破坏生态多样性,极易造成该地区生态恶化,物种单一。生物圈也存在着平衡,由于各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抑制,致使生物圈总是保持着动态平衡;生物圈的这种平衡对抵御外界条件的不良影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当有不良的外界因素来临时,这个生物圈就可能在扼制不良因素的基础之上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水葫芦的入侵打破以至摧毁该地区原来的平衡,而建立了一个水葫芦占绝大多数的侵略性的平衡;这个平衡的建立不仅使该地区原有的平衡更加的脆弱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它破坏了生态的多样性,使一些物种在该地发生灭绝。20世纪60年代以前,滇池主要水生植物有16种,水生动物68种,但到了80年代,16种水生植物已经难觅踪影,68种原生鱼种已有38种濒临灭绝。当水葫芦繁殖很旺盛时,常能将水面染成绿色,当大量繁殖可以掩盖整个水面,影响大气与水中气体交换、降低光线对水体穿透力,影响水底生物增长,增加水体CO2浓度,不仅造成生态危害还降低水产品产量和品质。
从上游漂流下来的水葫芦在上海和宁波发生过严重堵塞河道的情况,有的地方水葫芦的密集度甚至达到了可以承受人在上面行走的地步,致使航运一度瘫痪。此外,水葫芦还危及到水厂的安全生产、水泵吸入水葫芦将造成滤池堵塞、自来水厂停产,对城乡饮用水供水造成危害。
关于“生物入侵的中国情势”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亚体号的签约作者“映波mio”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生物入侵的中国情势”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生物入侵的中国情势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已有400多...
文章不错《生物入侵的中国情势》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