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新中国成立后贡献最大的科学家”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新中国成立后贡献最大的科学家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中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袁隆平、钱学森、邓稼先、侯德榜、李四光
1、袁隆平:袁隆平是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江西德安人。1953年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历任研究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科院名誉院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钱学森:钱学森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浙江杭州人,生于上海,1959年8月加入中国***,博士学位,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邓稼先: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4、李四光:李四光,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5、侯德榜:侯德榜,著名化学家,福建闽候人。1913年赴美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普拉特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化学。192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博士。1921年回国,曾任塘沽永利碱厂总工程师、南京永利硫酸铵厂厂长、永利化学公司总经理。新中国成立后,任重工业部化学局顾问、化工部副部长、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全国科协副主席。他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美国化工学会和英国皇家学会的名誉会员。
建国以来有哪些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胡焕庸、林巧稚、朱物华、—傅鹰、张钰哲、童第周、赵忠尧、周培源、吴学周、苏步青、邓书群、贝时璋、汤佩松、—唐燿、陆学善、龚祖同、汪德昭、张大煜、黄家驷、郑作新、方心芳、王淦昌、郭永怀等等。
1、中国人口地理学的创始人——胡焕庸
胡焕庸是江苏宜兴人,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地理学会的发起人和首届理事,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奠基人。他引进西方近代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我国人口问题和农业问题。
胡焕庸提出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以黑河—腾冲线为界而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基本差异区,这条线也被称为“胡焕庸线”;并首次提出中国农业区划方案。他在培养地理人才,创建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学术刊物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2、一生为了妇女儿童的健康——林巧稚
林巧稚是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
林巧稚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虽然她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3、电子学科奠基者——朱物华
朱物华是无线电子学家、水声工程专家,192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24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26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物华从事教育、培养人才工作达68年,讲授过无线电原理、电视、信息论等21门课程。十分重视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对新技术也十分关注。
4、美国两次都留不住的科学家——傅鹰
傅鹰祖籍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物理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中国胶体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他献身科学和教育事业长达半个多世纪,对发展表面化学基础理论和培养化学人才做出了贡献。他倡导在高等院校开展科学研究,创建了我国胶体化学第一个教研室,并培养了第一批研究生。
5、以身殉职的两弹元勋——郭永怀
郭永怀是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郭永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倡导了中国高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担负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中国核弹与导弹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国以来有以下重大贡献的科学家钱学森、李四光、袁隆平、竺可桢、邓稼先、钱伟长等等。
1、李四光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袁隆平,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2017年7月,任青岛海水稻学院首席教授。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
3、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名启荣,字致本,生于福建闽侯,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新工艺,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并使之在6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和大面积推广。
扩展资料:
1、成为科学家的一个标志是首先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者,也就是说一个科学家必需有参与科学研究,发表,交流等活动的自主性。
2、科学家,因为具有专门的知识,更有条件提前获悉科学发现带来的危险和潜能。因此,他们对于我们时代最紧迫的问题,具有专门的本领,也肩负特别的责任。
百度百科-科学家
关于“新中国成立后贡献最大的科学家”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亚体号的签约作者“婉仪容”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新中国成立后贡献最大的科学家”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新中国成立后贡献最大的科学家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文章不错《新中国成立后贡献最大的科学家》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