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关于防灾减灾的知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防灾减灾的知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是人类社会永远不变的追求。然而,大量事实表明,防灾减灾的意识不强,自救互救知识缺乏是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防灾减灾知识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避灾自救——地震
一、地震发生时在室内如何藏身?
1、立即躲到墙根、墙角或远离窗户的室内门道里;2、身体应紧贴墙根、墙角,头部尽量靠近墙面;3、可随手取些被褥、枕头,掩住自己的头部。
二、发生燃气泄漏时如何逃生?
1、切断总电源,迅速离开现场;2、千万不要使用明火;3、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处;4、若被倒塌物砸压,应设法将脸朝向通风口,等待救援。
三、被塌落重物压住身体怎么办?
1、查清压在身上的物体是何物,不要轻易移动物体或身体;2、检查自己是否受伤,若没有受伤,应根据情况向外缓慢拽拉身体;3、若已受严重外伤,应尽力用衣物等物包扎好伤口;4、若发生骨折,不要轻易移动,应等待救援。
四、埋在废墟中如何维持生命?
1、树立坚定的生存信念;2、不要大哭大叫,应保存体力;3、尽量休息,闭目养神;4、寻找食物和水,维持生命,若无法找到水,可以用自己的尿液应急;5、若有伤,应设法包扎,多休息。
五、公共场所人群混乱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1、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秩序地行动;2、若被拥进人群,应双手交叉在胸部,保护自己;3、用自己的肩、背部承受压力;4、挤在人群中无法脱身时,不要往相反的方向跑,要跟随人群向前移动,注意防止摔倒。
六、怎样防止被埋者窒息?
1、救援时应尽快打开被埋者所处的封闭空间,使空气流通;2、应先使被埋者露出头部,并清除其口、鼻中的尘土,使其呼吸通畅;3、灰尘过大时,应喷水降尘,以免使被埋压者窒息。
避灾自救——寒潮、暴雪
一、出行遇到寒潮、暴雪怎么办?
1、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2、远离行驶的机动车,以防车轮打滑,造成人员伤亡。3、路面结冰时要慢行。如果摔倒,尽量用手部、双肘撑地,以减轻后背、后脑勺撞向地面的冲击力。4、出门时换上比较防滑的鞋子。少提重物,双手不要放在衣兜里,尽量来回摆动,使身体保持平衡。5、在河边或湖边时,不随意踩结冰的湖面。6、做好汽车防寒准备,更换防冻液、玻璃水等。及时收听路况信息,减速缓行,注意行人和其他车辆,保证交通安全。
二、农作物、牲畜可以采取哪些保护 措施 ?
1、采用浇灌、熏烟和覆盖等 方法 ,充分利用塑料薄膜、无纺布、麦草和农作物秸秆等材料,对蔬菜作物进行保暖增温。2、做好清雪透光、棚内降湿和防病工作,以确保抗灾抢收,尽可能把雪灾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抵。3、家禽、牲畜在有一定保暖条件的圈里喂养,并储备一定的饲料。
避灾自救——雷电
一、雷电天气如何做好室内防护措施?
1、一定要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飘进室内。2、尽量远离金属门窗、金属幕墙,不要站在阳台上或在阳台的铁丝上晾、收衣物。3、不要触摸室内与外界有联系的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等。因为雷电流及有可能沿电源线和信号线进入室内,所以在室内最好不要使用任何家用电器,包括电视机、计算机、有线电话等,最好拔掉所有的电源插头。4、在雷雨天气不要使用电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洗澡。因为感应雷电流会通过洗澡的这些管道、水流进入人体造成雷电伤害。
二、室外遭遇雷电天气如何防护?
1、不宜停留在山顶、山脊或高楼平台上。2、不要靠近铁塔、烟囱、电线杆等高大物体,更不要躲在大树下或者到没有防雷装臵孤立的棚子和小屋里避雨。3、不宜进行户外 球类运动 ,在水面上作业、 游泳 时应迅速上岸。4、不要在开阔地带快速骑车或开摩托在雨中狂奔,更不要打伞,特别是农民朋友遇到雷暴时千万不要高举铁锹和锄头等任何带金属杆的物品。5、雷电交加时如身上有刺痛感或头发竖起时,应立即趴在地上,并拿掉身上携带的金属物品。6、雷雨天气时在山顶或在空旷地带不要打手机。
避灾自救——滑坡、泥石流、崩塌
一、主要征兆有哪些?
1、滑坡。滑坡山坡上建筑物变形、树木向一个方向倾斜;斜坡发生垮塌,并且垮塌的边界不断向上发展,局部沉陷;斜坡发生丘状隆起,出现裂缝;井水、泉水水位突然发生明显变化、水质浑浊。2、泥石流。泥石流多发生于暴雨或连续下雨的山区;溪流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夹带有较多杂草、树木;沟谷发生巨大的轰鸣声或有轻微的振动感。3、崩塌。陡坡上有土块、石块掉落,小垮塌不断出现;陡崖不断有响声出现。
二、可以采取哪些有效避灾措施?
1、雨季不要在沟谷中或危岩附近长时间停留。2、不要顺坡跑,而应向两侧逃离。3、不要停留在沟谷中坡度大、土层厚的低洼处或躲在滚石、乱石堆后。4、泥石流发生时,不要攀爬树木躲避。5、当发现滑坡、泥石流或崩塌征兆时,应及时报警或 报告 当地政府,通知临近的村民尽快撤离。
关于防灾减灾的知识相关 文章 :
★ 防灾减灾自救小知识
★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你需要知道的一点知识
★ 自然灾害知识
★ 自然灾害知识
★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防灾减灾
★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科普知识简介
★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总结
★ 台风知识与防灾减灾的措施
★ 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方案
★ 2020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总结
一、泥石流
泥石流的主要危害是冲毁城镇、企事业单位、工厂、矿山、乡村,造成人畜伤亡,破坏房屋及其他工程设施,破坏农作物、林木及耕地。
此外,泥石流有时也会淤塞河道,不但阻断航运,还可能引起水灾。影响泥石流强度的因素较多,如泥石流容量、流速、流量等,其中泥石流流量对泥石流成灾程度的影响最为主要。此外,多种人为活动也在多方面加剧这上述因素的作用,促进泥石流的形成。
二、洪水
1、对农业的影响
严重的暴雨洪水常常造成大面积农田被淹、作物被毁,致使作物减产甚至绝收。1950年~2000年的51年中,全国平均农田受灾面积937万hm2,成灾523万hm2。
2、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动脉。而中国不少铁路干线处于洪水严重威胁之下,在七大江河中下游地区,有京广、京沪、京九、陇海和沪杭甬等重要铁路干线,受洪水威胁的铁路长度1万多km,西南、西北地区铁路常受山洪泥石流袭击,这些地区的铁路干线为山洪泥石流高强度多发区。
因洪灾造成铁路中断、停止行车的事故是很严重的,1954年大洪水中,作为南北大动脉的京广铁路就曾中断运行100d。
中国公路网络里程长,水灾造成公路运输中断的影响遍及全国城乡各个角落。随着公路建设迅速发展,水毁公路里程也成倍增加,中国所有山区公路都不同程度受山洪、泥石流的危害,西部10余条国家干线,频繁受到泥石流、滑坡灾害。川藏公路沿线大型泥石流沟就有157条,每年全线通车时间不足半年。
3、对城市和工业的影响
城市人口密集,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产值中约有80%集中在城市。中国大中城市基本沿江河分布,受江河洪水严重威胁,有些依山傍水的城市还受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危害。
中国600多座城市中,90%有防洪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大量人口从内地涌向沿海沿江城市,城市面积迅速扩张,新扩张的城区往往是洪水风险较高而防洪能力较低的区域。
由于城市资产密度高,对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讯等系统的依赖增大,一旦遭受洪水袭击,损失更为严重。统计数据表明,一些经济较发达的沿海省份,城市与工业的水灾损失已经占到水灾总损失的60%以上。
扩展资料
一、洪水自救措施:
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4、 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5、 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6、 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7、 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
二、泥石流自救措施:
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发现山谷有异常的声音或听到警报时,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要立即向坚固的高地或泥石流的旁侧山坡跑去,不要在谷地停留。
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走。发生山体滑坡时,同样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
百度百科-泥石流
百度百科-洪水
关于“关于防灾减灾的知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亚体号的签约作者“向阳小娘子”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关于防灾减灾的知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防灾减灾的知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对生命的尊重...
文章不错《关于防灾减灾的知识》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