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是怎样的关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是怎样的关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张绪培:在三维目标基础上提出核心素养,这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深化。核心素养更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那就是育人。核心素养具有中国特色,包括了能力、品格。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学下一步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指向。
崔允漷:21世纪的到来,每一个国家、国际组织都在思考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就是希望在基础教育阶段把国家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系统地描述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毕业形象,为进一步的课程设计提供方向或路径。现在基本上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定为9个素养、23个基本要点、70个关键表现。接下来就是根据这样的框架,进一步设计不同阶段的课程标准,老师、学校基于课程标准的来设计教学、命题、作业、考试。这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是怎样的关系?简单地说,我们的传统是比较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来觉得“双基”不完整,提出三维目标。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这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用简单的比喻来说,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最近,教育部组建了260多位专家,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就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编制课程标准,包括学业质量的标准,当然,也包括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如何区分设计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核心素养和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课程目标、教育理想、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1、教学目标要体现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达成。每一个特定的学习内容都具有培养相关核心素养的作用,要注重建立具体 内容与核心素养主要表现的关联,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将核心素养的主 要表现体现在教学要求中。
例如:确定小学阶段“数与运算”主题的 教学目标时,关注学生符号意识、数感、量感、运算能力等的形成; 确定初中阶段“图形的性质"主题的教学目标时,关注学生空间观 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等的形成。
2、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四基” “四能”的关系。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是对“四基"“四能"教学目标的继承和发展。“四基” “四能”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核心素养 对“四基”、“四能”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
例如:要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同时,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在分析 问题的同时,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在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3、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体现整体性和阶段性。
核心素养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核心素养在不同学段的主要表现体现了核心素养的阶段性和各阶段之间的一致性。
要依 据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不同学段的主要表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全面分析主题、单元和课时的特征,基于主题、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目标,围绕单元目标细化具体课时的教学目标。
充分发挥核心素养导向 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的指导作用,在实现知识进阶的同时,体现核心素养的进阶。
区分设计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核心素养和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方法是知识深度和广度、学科能力要求、教学目的和内容。
1、知识深度和广度:高中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对地理学科的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包括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规律等。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则更注重学生对基础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如地球的构造、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2、学科能力要求:高中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学科能力,如地图阅读、地理信息分析、综合分析能力等。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则更注重学生的地理观察和描述能力,以及简单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3、教学目的和内容:高中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地理常识和地理实践能力。
关于“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是怎样的关系”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亚体号的签约作者“映天”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是怎样的关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是怎样的关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文章不错《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是怎样的关系》内容很有帮助